找到相关内容1487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六辑

    解脱。用四圣谛来说明佛法成立的原理,的确是释尊的创举,不论世间如何演变,何时何地、何因何缘,如何诠释引申佛法,四圣谛的原理永远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八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在研读...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2870232.html
  • 净元法师著:大乘起信论述解(2)

    作的论来取解。然闻经有广略,作论亦有广略,总分四  科,解释如来来灭后的凡夫,意欲修行,探求正确的佛法义  理应循的途径。今先明依经广闻者。   所谓自力,及不假论疏注解,直接研读经文的意思。另外,...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070234.html
  • 净元法师著:佛学基础

    ,而终究不得法益。  于是汇集有关入门应知的问题和名相,编成一套简明易读的课本,名叫“佛学基础”。并为了方便研读,及由此深入更广泛的佛学义理,另外逐文注解,以供学者参考。  【第一课 释迦牟尼佛】  ...研读概论性的佛书,及介绍佛教历史、思想衍化的书籍,先掌握整体观念,再分门考察,最后一门深入,如此才不会被误导或不知从何著手。  “观门,是由禅定中起正思惟,进而依法实践,体证事物的真相。”  依教门...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170235.html
  • 韩愈论佛骨表的缘起及其内容分析(2)

    唐一代浸淫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宗教课目的研读甚且成为科举考试的一环[111],生于斯,长于斯的士人,能不受其感染而卓然自拔于外者,几希。但是对于代表中国正统的儒学而言,却也始终未为知识份子所忘情,三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2570616.html
  • 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简介

    , 1994])。Nancy Schuster 根据中古门第社会的背景来研读《比丘尼传》,认为此书中的比丘尼大多数来自上层阶级或者至少为菁英份子所接受。Schuster 的作品着重历史社会背景的特异性...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2170811.html
  • 库车所出《大智度论》写本残卷之研究(1)

    偈。」这说  明梵本《般若经》是以偈文数来区分不同的本子;一如我们今  日研读梵文《般若经》一样。早期中国佛教徒赋予品名  ,再以此品名来区分不同《般若经》的本子,并不符合梵文的  形式。当罗什译《...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0270839.html
  • 《传灯玉英集》卷十四补阙和研究

    得「言外之旨」,后来便自己研读,践履益深后,得明大法,其临终时有书偈一首。[8] 铃木哲雄依此资料推断,因首山省念于993年去世,算来王随才二十岁,所以王随应于中进士之前就已学佛了。[9]   《五...

    黄绎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070850.html
  •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

    之类,其传授对象和场合与譬喻文学有所区隔。前者听者程度较专精,而且宣讲研读仪式也较正式;而后者的听众老少咸宜,除了正式的宗教场合,也适合私底下口语传播。根据佛教经典使用的方法来判断其听众有僧俗男女之分...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070857.html
  • 宋代的译经润文官与佛教

     【注七九】  利瓦伊善谈名理,兄弟相聚,闲谈佛理,交换平时研读佛典之心得  ,当可以从以上话中推想而知。  真宗时期的最后一位润文官应是丁谓。丁谓是以宰相之身份兼润  文。丁谓诗文皆长,王禹偁颇称之...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870930.html
  •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清净 (1)

    颂般若经》以及其它相关文本来夹持研读。然而,参考其它相关的文本,并不是纯粹用来做为文献比较或文献批判的工具,而是着眼于能使吾人在相关词句上更加清楚理解《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佛土。由于玄奘的译本极大...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3471036.html